預計2022年GDP超560億元,居全市各縣之首
云陽 提能升級創新績 實干爭先譜新篇
云陽環湖綠道之月光草坪公園
云陽縣洞鹿鄉五彩稻田
云陽縣數智森林小鎮
云陽三國印巷
1月3日,云陽舉行第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,開工項目共61個,總投資超100億元,涉及產業、城市提升、鄉村振興、生態、民生、區域協調發展等6個領域。
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“生命線”,是調結構、促轉型、惠民生的“主引擎”。2020年以來,云陽以開拓奮進之“穩”,促提能升級之“進”,興產業、抓項目、強改革,全力以赴“穩增長”,推動經濟更加穩健、更有質量、更高效益發展,交出了一份靚麗成績單,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60億元、增長4.5%。
如今,放眼云陽大地,產業提質夯實發展根基、改革創新激發動力活力、協同發展促進共富共美、民生福祉繪就幸福版圖,全社會、全方位、全領域提能升級,一幅幅高質量發展壯美畫卷在長江之濱徐徐展開。
發力綠色經濟 三大產業澎湃新活力
工業總產值380億元、增長11.2% 農業總產值121.9億元、增長7%
隆冬時節,走進云陽,這里工業經濟發展的畫卷中,熱潮驅散寒意:建全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施工現場,挖機、推土機、裝載機近20臺設備有序忙碌,100余人堅守施工一線,搶工期、趕進度,強力推進項目建設。
據悉,該項目建成投用后每年可節約發電標煤量25.6萬噸,將為重慶電網和渝東北提供1200兆瓦的調節電源。
布局能源,是云陽不斷優化產業結構,加快構建“綠色消費品、裝備制造、能源電子”三大產業集群,提量培優綠色工業的生動實踐。
“項目是謀劃出來的,產業是集聚起來的,工業是做大起來的”,云陽縣深諳其理。聚焦量的提升,2022年以來,云陽縣持續抓好項目投產見效,建立計劃開工、建設、投產、達產“四張清單”項目管理機制,精準推動重大工業項目投產達產,2022年新開工項目59個,新投產項目50個。同時,在全市率先編制三年滾動規劃,項目706個,三年計劃投資1092.3億元。
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躍升,云陽制定了詳細的“路徑圖”。以“鏈群、質量、科技”三大賦能工程為牽引,以“雙群主雙鏈主”機制作保障,引導277家企業“上云上平臺”,6家企業通過國家兩化融合體系認定,成功創建市級數字化車間1家、市級綠色工廠5家,認定市級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11家、國家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1家。2022年,全縣工業經濟不斷提檔加速,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80億元、增長11.2%。
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。緊扣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一發展理念,云陽正加快構建綠色工業為支撐、現代農業為基礎、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。
在生態農業發展上,緊抓提質增效,2022年新建和改建標準化農業產業園3.78萬畝,實施高標準農田和宜機化改造6萬畝,新培育市級以上農產品品牌14個。柑橘、中藥材產值突破26億元,巴陽枇杷榮獲“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”。預計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21.9億元、增長7%。
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上,緊抓提級擴容,成功創建環湖綠道國家4A級旅游景區,全力推進建設侏羅紀恐龍公園,高位謀劃清水康養城,榮登2022年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榜首;持續升級濱江購物公園、云陽天地、彩云梯步行街;實施大健康重點項目38個;航運運力達229萬載重噸,保持全市第一。
值得一提的是,云陽縣大力激發消費潛力活力,積極建設縣域商業體系,創新開辦嘉年華、云集市、后備箱集市等系列活動,持續開展“天生云陽”金秋節等區域消費活動。2022年,各類促消費活動合計推動銷售額140億元,拉動文旅收入9億元以上。
深化改革創新 營商環境解碼新潛力
市場主體突破10萬戶、總量居渝東北第二
“黨委、政府出臺的減免和優惠政策很給力,切實減輕了我們企業的生產成本,增強了發展的信心?!迸R近春節,云陽河牛復興船務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盤算起了2022年享受的惠企賬單——共享受了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19.49萬元,單位社保補貼和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8.18萬元,降低失業保險費38萬元。
以政策大禮包為企業實實在在減負,2022年以來,云陽上線“云上營商”數字化治理平臺,創新開展“我為企業找政策”活動,全面推行“免申即享”和線上辦理,確保政策“直達快享”“應享盡享”。
如何為企業找政策?企業適合怎樣的政策?在云陽,這件事很簡單。
“借助云上營商平臺,依托大數據、云計算為企業‘畫像’,智能匹配政策并及時推送,企業主在手機上即可一鍵申請?!痹脐柨h相關負責人介紹,當前“云上營商”已收納政策421條,為3.7萬個市場主體精準匹配推送政策。2022年1至11月,全縣新增信貸投放81.75億元,減稅降費4.5億元,兌現暖心惠企政策5.2億元,市場活力得到有效釋放。從“企業找政策”到“政策找企業”,一個順序的變換背后是云陽刀刃向內抓改革、真心真情服務企業的大決心。
近年來,云陽縣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“一號工程”,聚焦市場主體關切,優化升級“老政策”,補短增強“新技術”,打出改革創新“組合拳”,以“最優流程、最短時間”滿足群眾和企業需求。2022年,全縣市場主體突破10萬戶、總量居渝東北第二。
如果說營商環境的優化讓市場主體找到了“靠山”,那么“云上營商”數字化治理平臺就是為市場主體與政府間搭建了溝通的“高速路”,二者的實現,都離不開政府的“有為”與“有智”。
2022年以來,錨定數字政府、數字社會建設的云陽,不斷探索數字化改革,用大數據思維謀劃產業發展,用創新的方式賦能經濟社會發展。
如今,走進云陽大數據中心,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藍圖撲面而來:“云上營商”數字化治理平臺實時跟蹤企業需求、服務發展,數字農業管理服務平臺在線監測產業發展,(全國)面業大數據平臺賦能傳統鮮面制造業升級,新型智慧城市綜合調度平臺推進城市智慧管理……
走進云陽大數據中心,數智森林小鎮則時刻彰顯著創新的活力。以此為主戰場,云陽全力攻堅數據壁壘,創新拓展數字應用場景,發展大數據產業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插上“智慧”翅膀。
此外,云陽還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,逐步形成了城市、旅游、農業、工業“四大管家”產業集團架構,實現國有資產“死資產盤活、小資產盤大、重資產盤輕、慢資產盤快”的全新轉變。
截至2022年12月底,縣屬國有資產總額605.2億元、增長率24.9%,所有者權益總額270.4億元、同比增長33.7%,實現營業總收入18.2億元、同比增長42.8%。
統籌協調發展 區域共興普惠新福祉
311項川渝通辦事項無差別辦理 萬開云產業協同合作產值超12億元
1月7日,隆冬時節的艷陽灑滿云陽,市民朋友攜老帶幼,游走在環湖綠道之上,鍛煉、賞花,遠眺長江山水風貌,近看山水園林城市美景。
而在40公里外的雙龍鎮,豐收的喜人景象正在三堂村柑橘園上演:一條長長的單軌,一節“小車廂”載滿黃澄澄的鮮果,在山地間平緩駛向山下的目的地。
錨定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地建設目標,云陽蹄疾步穩。
以城市建設為例。云陽縣以“雙100城市”為棋盤,全面構建“一道兩江三環”城市格局,33公里城區江岸線建成串聯八大主題公園的環湖綠道,“公園城市標桿地”雛形已具;啟動城市更新項目12個,改造老舊小區335萬平方米、棚戶區15.8萬平方米,全縣城鎮化率達54%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0.42平方米。
在全局發展的謀篇里,城市與鄉村的建設同樣舉足輕重。2022年以來,云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大力發展水果、中藥材等五個特色農業產業集群,提質擴面“三變”改革,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,全縣447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入突破1億元,村均達到20萬元以上,27.41萬名農民變為股東,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1.7萬元。
腰包鼓起來,日子美起來。以規劃為引領,45個實用性村莊規劃通過審查,創建評比“美麗庭院”350個,改造農村危房111戶,有效建立村(居)民議事會、道德評議會等478個,文明鄉風拂面來、沃野千里綻新顏。
站在新起點,云陽正被發展機遇垂青,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、長江經濟帶發展、新時代西部大開發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、萬開云同城化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戰略疊加,為現代化新云陽建設打開了新局面。
2022年6月20日,鄭萬高鐵全線通車運營,標志著萬開云板塊全面接入國家“八橫八縱”高速鐵路網。萬云濱江快速路啟動建設,萬云城際公交、江龍高速預計2024年通車。一系列對外大通道建設,也正在打通云陽對外聯系的瓶頸。
交通大動脈,改變了“物理”時空,帶來了“化學”變化。2022年以來,萬開云三地聯動開通“旅游一碼通”,旅游綜合收入達294.61億元;建成7個渝東北片區大型專業市場,吸引1000余家商戶入駐,產值達86.6億元;聯動實施萬開云同城化重大項目、重大事項51項,萬開云產業協同合作產值超12億元。
區域協調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。2022年,云陽縣共簽訂跨區域合作協議21個,311項川渝通辦事項無差別辦理,“云陽一件事”獲市級試點,“水電氣聯辦一件事”實現“掌上辦”,不斷擴大的“普惠生活圈”正不斷提升133萬名云陽人民的幸福指數。
幸福生活,濃縮了一項項有力有效的民生舉措。2022年,云陽全面完成21件重點民生實事,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0%以上,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達97.8%,新增優質學位7010個,城鄉居民醫療、養老保險參保率持續鞏固在95%以上,城鎮新增就業1.18萬人、增長87.6%。
鏈接>>>
奮力譜寫“五個現代化”新藍圖
1月4日,云陽縣委十五屆四次全會勝利召開,擘畫了現代化新云陽的美好藍圖。
新征程已經開啟,新藍圖催人奮進。未來5年,在加快建成“五地一支撐”和“六個顯著提升”的目標牽引下,云陽將重點圍繞現代化城市、現代化農業農村、現代化產業體系、現代化基層治理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四個現代化,“五個現代化”,開啟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建設的云陽“創業”之旅。
●著力提升城市能級 加快建設現代化城市
強化與重慶成都“雙核”協同融合,加快融入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建設,加快構建六大百億級綠色制造產業集群、五大百萬級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區域性支撐點,完成城市更新20萬平方米、老舊小區改造600萬平方米;人才資源總量突破20萬人,每年城鎮新增就業8000人以上;城鎮化率達到65%。
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現代化農業農村
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5萬畝;農產品加工業產值突破300億元;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5%;“四好農村路”達1萬公里,建設100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,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1萬人,培育1萬家以上農民合作社、家庭農場;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萬元。
●持續壯大實體經濟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
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50億元,加速邁向“千億俱樂部”,高質量實現“千億工業”,億元企業突破100家,培育60家市級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、國家級“小巨人”企業5家,創建市級數字化車間10家、智能工廠2家,數字經濟實現產值30億元,各類活動年均帶動消費150億元以上。累計轉化科技成果1000個以上,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14.5萬戶以上。
●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加快建設現代化基層治理
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,拓展“渝事好商量·協商在云陽”特色履職品牌,培育“同心向黨”統戰系列品牌;深入實施“八五”普法規劃,實施基層“法律明白人”培養工程。推進“雪亮工程”“智安小區”建設;打造“楓橋經驗”云陽升級版。
●全面從嚴管黨治黨 加快推動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四個現代化
建立健全各領域黨的領導力提升機制,推行大成集智決策機制;實施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計劃,健全“理響云陽”理論工作體系;深化基層黨建“六項行動”,構建“1+42+N”黨建資源“集群網”;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;深化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,打造對“一把手”和領導班子可督促、可檢驗、可評判的監督責任閉環。
王琳琳 黃偉 圖片由云陽縣委宣傳部提供
云陽報第20200806期